专家视点

任伟民:智库创新助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发表时间:2017-02-07 阅读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 关闭本页

两年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热烈响应。今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重点,共同推动包括中蒙俄经济走廊在内的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务实合作,向国际社会提出了倡议。今年7月《关于编制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的谅解备忘录》正式签署,明确了三方联合编制《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标志着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进入了快车道。  

一、共建中蒙俄经济走廊意义重大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内生性增长动力不足,主要经济体走势出现分化,同时世界政治格局和全球治理体系也面临深刻重组重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俄蒙三个好邻居好伙伴,合作共建中蒙俄经济走廊,有利于密切三方经贸投资联系、促进三方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和区域稳定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是有利于激发中俄蒙的经济增长动力。近年来,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国际能源资源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等因素影响,中俄蒙三国都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根据IMF数据,2014年中俄蒙三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7.4%、0.6%和7.8%,增幅较上年下降0.4、0.7、3.8个百分点,IMF预测2015年三国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中俄蒙三国同属新兴经济体,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三方经济联系日趋紧密;中国已成为蒙古和俄罗斯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对蒙俄贸易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持续提升。三方共同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突破口,进一步密切经贸投资联系、消除各种贸易投资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市场深度融合、资源高效配置,有利于把三国发展空间优势转化为增长动力,从而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并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新贡献。   

二是有利于三国携手推进结构性改革。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既有外部环境变化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自身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结果。伴随着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国际游资像潮水一样涌入新兴经济体,造就了包括股市、债市、房市在内的“虚假繁荣”,导致新兴经济体对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当前,在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城乡区域结构等方面,包括中俄蒙三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合作框架下,三国可以加强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领域的合作,这本身就是增加有效需求、优化内外需结构、扩大就业的重要结构性改革措施;三国可以采取国际产能合作等多种形式,扩大对彼此的直接投资,通过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三国可以在各自的优势领域开展研发合作,促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增强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在优化要素投入结构的同时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因此,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给三国携手推进结构性改革带来了重大机遇。   

三是有利于增进彼此间的传统友谊。中俄蒙三国是友好邻邦,多年来形成了深厚的传统友谊,不同层次的交流合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明显。“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所谓共商就是有事大家一起商量,充分尊重各方意愿;共建就是大家共同努力推进项目建设和务实合作,共享就是发展建设成果由各方共享。相信在这一原则之下,随着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持续深入推进,三方在经贸、投资、产业、人文、环保等领域合作将更加丰富多彩,合作机制将更加完善,逐步建成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从而形成更高层次的传统友谊。   

四是有利于维护全球和区域和平稳定。中俄蒙三国都致力于构建多极世界与促进周边环境稳定,但当前的世界并不太平,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共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过程中,三国可以加强在反恐和边境事务上的合作,推动提升上海合作组织作用;在多边场合共同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共同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共同推动以对话谈判方式政治解决国际争端,为全球和区域和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智库创新助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瞬息万变,正确的决策越来越离不开科学、系统的研判与谋划,集中了各类高端人才的智库在全球和各国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都是复杂的系统工作,涉及多元合作伙伴、多个区域板块、多类实施主体、多项重点任务,更加离不开各方智库的影响和推动。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愿和蒙俄智库一道,为推动这项伟大事业而付出努力。为此,我们建议:   

一是更加注重研究的创新性。发达国家推动区域合作,更多采取FTA、也就是自由贸易协定或自由贸易区的方式,大家合作先谈产品关税减让及由此引致的损益问题。TPP、TTIP都是升级版的FTA,其中虽然包括了很多劳工标准、环境保护、竞争中立等非传统议题,但就实际谈判进程看,核心问题还在于关税。“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是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各方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先导,以政府间的政策沟通协调为保障,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全面推动经贸、投资、金融、能源、人文等领域合作,从而实现共同发展。这种创新性更加符合国际经济发展趋势,更加契合新兴经济体实际,也使得这个战略更加容易推动实施。我们作为智库,有必要深刻认识这个创新性,完善创新针对区域合作的研究方法,围绕一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向政府、向市场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二是更加注重研究的协同性。中蒙俄经济走廊是把中方倡议的“一带一路”同蒙方的“草原之路”倡议、俄方正在推进的跨欧亚大通道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的结果,实现这条经济走廊和中俄蒙三国经济融合、互动、一体和可持续发展,首先有赖于三国发展战略的对接,这给智库发挥有效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中俄蒙智库合作联盟的成立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把这个平台建成三国发展战略对接的润滑器和催化器。同时,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还需要地方政府和企业层面的对接合作,这给智库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是更加注重研究的开放性。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同样要秉持开放包容精神。这条走廊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中间是亚欧大陆桥串联起来、跨度超过1万公里的广袤地带。建设好这条走廊既要加强中俄蒙三国的全方位合作,也要汇集亚欧大陆桥沿线其他国家和两个经济圈的优质资源,通过有效聚合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搭建横跨亚欧大陆的合作新通道和各国共同发展的新平台。这就要求我们智库树立全球视野,站在促进亚欧融合发展的高度,做好各类研究和咨询服务。    

四是更加注重研究的整体性。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比如,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涉及铁路公路通道建设、通关和运输便利化、过境运输合作、跨境输电网建设等;在经济合作方面,涉及贸易投资便利化、能源资源开发加工转换、货币金融合作、农业开发等;在人文交流方面,涉及旅游、文化、教育、医疗、媒体、环保等合作。因此,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对整体性要求极强,几个具体环节的工作做不好,就有可能拖慢整个走廊的建设。我们作为智库要加强整体性思维,既要把具体领域的研究做深做透,也要注重不同领域间的勾连关系,促进各个合作领域的互动;比如,我们在研究通道走廊建设的时候,就要想到通过什么样的政策手段扩大过货量,如何发挥沿线节点城市的支撑作用,等等。我想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智库就能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三、宏观经济研究院愿为中俄蒙智库合作联盟作出积极贡献

宏观经济研究院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直属研究机构,具有贴近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决策机构、贴近中国发展实际、学科专业比较齐全的特色,是中国重要的政府智库之一,主要为中国宏观经济决策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心工作服务,同时面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    

通过研究和咨询工作,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是宏观院的职责所在。未来,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组织精干研究人员,通过重点课题、基础课题等方式,开展与走廊建设密切相关问题的研究;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发现走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并力争形成解决方案;三是加大信息上报力度,把与走廊建设相关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政策建议及时上报决策部门参考;四是针对具体问题,为到俄蒙投资企业以及相关地方政府,提供咨询服务;五是大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支持中俄蒙智库合作联盟工作,鼓励更多研究人员到境外开展调研和交流。  

(作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任伟民   来源:《北方经济》2015年第9期)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 科研人员 | 学术成果 | 学术交流 | 社会服务 | 通知公告 | 团队建设 | 网站地图 |

地址:呼和浩特市大学西路235号 电话:0471-4992524

版权所有:中蒙俄经济研究院   蒙ICP16002391号-1